首页
搜索 搜索

葵邱书院首届“仁春堂杯”散文入围作品▏宋修银▏饺子里的年记忆

齐鲁壹点     2023-02-28 12:03:13

刊头题字:尹祥君 葵邱书院书画顾问(著名书法家)

图/网络


(相关资料图)

饺子里的年记忆

文/宋修银

有关于年的记忆,缓缓流淌,触发了味蕾,沸腾了心弦。心间上总有属于饺子的一方天地,一张饺子皮连着一对欢喜冤家,各种馅料跳跃沸腾,一只只饺子已经成了过年的符号,总有一碗走在时光里,热气腾腾的故事,生出暖意在眼前浮动,那一碗碗饺子承载着祖祖辈辈的生活。

“要两斤牛肉……奥……”爸爸挂了电话就嘀咕,这老头老太太,真会吃。刚过大寒,中国人就开始置办年货了,我家也不例外,爸爸需要在年集时把我们家和爷爷奶奶家的年货买齐,开始奔赴这一年中的最有意义的一餐。

当我和妹妹拿着给爷爷的牛肉送货上门时,正赶上爷爷奶奶在家倒腾新面,忍不住问两个老人:“要干啥啊?”爷爷慢吞吞地说:“包饺子。”见我俩不相信的样子,他接着笑着说:“牛肉和猪肉混一起,剁陷,就像现在的日子一样,厚厚实实的。”说着把面粉倒进面缸里,“过年得吃这新面,包出来的饺子肚子才大。现在可不比以前了。”“那以前吃什么陷?”“能吃上饭不错了!没有面,没有菜,更没有肉。”爷爷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。提起那个年代,永远是叹气伴随着回忆,忆苦却思着甜,“家里就算是有一口饭,你太奶奶也是留给我的。”

我俩回去之后,若有所思。妈妈见状,又讲起了她那时候的吃饺子记忆。有饺子吃,却是好长时间攒下来的肉,孩子们早早就围在面板旁,看着留了好久的猪肉在案板上跳舞,加入了各种调味之后,饺子馅的香气才算彻底释放,这个时候,那个包饺子的大厨要把馅放到鼻子下闻一闻,咸淡自出。小孩的眼神已经挪不急了,崇拜的很。眼瞅着饺子皮抱着饺子馅,等着下锅。孩子们盼啊盼,大人说要等到守岁的时候才能吃,一会看一次,生怕饺子张腿跑了,恨不得变得多多。可以下锅了,白胖的饺子在锅里沸腾,小孩子们在锅外跳跃。终于等到吃进嘴里的那一刻,便觉得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,尽管食材限制了饺子的数量,可是在妈妈的记忆里,姥姥和姥爷总是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分给妈妈和小姨,笑着,看着。

而在我的记忆里,饺子不在是过年时的特有产物,上学回家吃饺子,考试前吃饺子,过生日吃饺子,大事小事,爸爸妈妈总喜欢用饺子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仪式感。我家过年的饺子有两种馅,一种是肉馅,另一种则是为了不吃肉的我而包的三鲜馅。我还小的时候,妈妈总劝说我,吃点肉吧,我也能少包一种。弱小年幼的我,习惯屈服于我的家长,可依然对三鲜耿耿于怀。在我上了大学之后,过年就变成了两种馅,爸爸调馅,妈妈包,那时候也不奇怪,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待遇,现在想想,是忍不住流泪的。三鲜馅里面的虾米是秋天新鲜虾晒成的,韭菜是爸爸赶集买的,鸡蛋是姥姥家的鸡下的,而这一切的操持着是我的爸爸妈妈。年年如此,四个人的年夜饭丰富不平凡,直到去年出嫁,才觉得父母在身边真的很幸福。每次包饺子妈妈都要把我们都叫到眼前,一起包,而过年的饺子,她都不让我们动手,要亲自包。爸爸调好了馅料,她把面皮对折后,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,要捏细捏匀,谓之“捏福”。然后蘸好面粉,轻轻放在面板上,然后心满意足的继续下一个。

无论是爷爷奶奶的记忆,还是爸爸妈妈的记忆,年永远都在。一年忙到头,用最好的食物犒劳自己的胃,是传统,也是庆祝。而凝结在食物中的,是浓浓的亲情,也是虔诚的祝愿。年味就这样,通过味觉记忆的方式,代代传承下去,以一种让人念念不忘的方式“完美归来”。

葵邱书院投稿邮箱:kuiqiushuyuan@163.com

欢迎新老朋友投稿葵邱书院!

壹点号葵邱书院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X 关闭

© 2021 亚洲医疗器械网 版权所有

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

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