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
娄底:奏响乡村振兴“奋进曲” 跑出实事助力“加速度”

娄底新闻网     2023-08-22 21:07:15

今年以来,娄底市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辅相成,始终坚持“把群众放在心上、把心放在群众上”的工作理念,从改善交通、兴建水利、高效助农等方面推出民生福祉套餐,全力舞好考核“指挥棒”,用好产业“点睛笔”,绘好民生“暖心图”,以奋勇争先的劲头推动重点民生保障仗各项举措落地生根,用生动实践奏响乡村振兴“奋进曲”。

铺就乡村“振兴路”

在水洞底镇新颐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园产业路建设现场,机器轰鸣,工人们正有序作业。据悉,这条沥青路途径水洞底、慕隆、腾跃、天堂四个村,全长7.5公里,宽5米,总投资1600余万元,于5月份动工建设,计划10月底完工。道路建好后,将为沿线6000多村民和企业带来极大便利。“这条路建好后,将促进全镇经济发展,产生约2亿元以上的年效益,财税收入可达2000万元以上。”水洞底镇公路站站长杨建军说道。


(资料图)

今年以来,娄底市着力推进农村“三路”建设,把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增加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,通过打通旅游路,发展产业路,积极构建“外通内联、安全便捷、优美舒适”的农村交通路网,铺筑了一条条乡村振兴路。坚持建管结合,以“路长制”为抓手建立完整考核机制,形成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全民参与的管理模式,确保每条路有路长、有人管、管得好,以路长制实现“路长治”。坚持安全至上,全力建设好公路安防工程,对高危边坡、临水临崖、平交路口开展顽瘴痼疾隐患治理,守住交通安全生产底线。坚持交通先行,奋力建设“小康路”,修建了“双江文明样板公路”“杉山花溪谷旅游公路”“水洞底丰荷产业致富路”等一批农村公路。截至7月底,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旅游路、资源路、产业路提质改造283.19公里,建设农村公路安防设施485.65公里,普通国省道安防精细化提升72.79公里,分别为目标任务的74.13%、74.26%和134.8%。

做活乡村“水文章”

水利是农业的“命脉”,渠道是百姓的“生命线”。今年以来,娄底市聚焦短板弱项,立足“防大汛、抗大旱”,从清淤、维修、新建三个方面全面疏通水利“毛细血管”,加快推进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民生水利项目,着力夯实抗旱保灌之基,用“小农水”滋润“大民生”。

在青树坪镇茶园坳村,65岁的封付求赶了大清早,割了一大箩鱼草在水塘边放草喂鱼。村支书陈著颜介绍,他们村今年改造池塘15口,政府投入20万元,自筹资金7万元,周围500亩农田的灌溉得到了保障,现在这些池塘全部由村民承包放养,他算了笔账,每口池塘打底都可以给村民增加2000元的收入,既保障了农田灌溉,又给村民增加了收入。

针对2022年罕见大旱中暴露出的问题,通过把山塘灌成“蓄水池”、把拦坝当成“主力军”、把渠道通成“引水道”,打通连接灌溉渠道与农田的“最后五百米”,按照“行业管标准、部门管项目、联合抓验收”的模式,通过优化项目流程、实行挂图作战、部门分片指导、专班包保推进等有力措施打出了抗旱“组合拳”。

通过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抗旱救灾等多方资金,大力推进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、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,持续提升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。截至7月底,新增蓄水能力240.98万立方米,完成计划的83.38%,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.93万亩,全力确保了全市中、晚稻灌溉。

夯实乡村“高标田”

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。今年,娄底市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纳入市定重点民生实事,努力让“小田”变“大田”、“农田”变“良田”,实现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。

全市通过田、土、水、路、林、电、技、管8个方面的综合治理,让昔日的零碎闲散地、拓荒地,变成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渠相连、路相通、沟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高产田、增收田。今年,冷水江禾青镇杨坪村乘着娄底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东风,主动牵线搭桥,通过小丘改大丘,村委会统一流转,集体承包给中粮大户,让320余亩“小瘠丘”变成了420亩的“大沃田”。

为推动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,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,办好重点民生实事,娄底聚焦高位推动建机构,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、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、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严格“五个统一”要求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;紧盯协同推进谋布局,注重加强大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工作,将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布局在已纳入湖南省水利厅2023—2025年娄底市中型灌区建设储备项目库中的大中型灌区区域内,形成从水源到田间的灌排工程体系,确保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、稳产高产;聚力创新整合增投资,印发《娄底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等投融资创新工作实施方案》,从项目申报、建设内容、项目实施、监管督查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,将全市5万亩投融资创新任务分解到县市区,确保亩均投资达到3000元以上。此外,不断创新举措,冷水江市整合移民资金190余万元,推动322.52亩高标准农田建设“小田改大田”;涟源市创新引入投资主体,3.95万亩的建设任务全部按投融资创新标准建设。全市通过综合治理,截至7月底共建成高标准农田8.74万亩。(通讯员 李魁 邹晶晶)

X 关闭

© 2021 亚洲医疗器械网 版权所有

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

邮箱:5 516 538 @qq.com